包裹翻轉機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用于自動翻轉包裹朝向的處理裝置 — 包裹翻轉機。
包裹翻轉機由一個 90度的旋轉臺, 下光電傳感器系統,三個電子驅動的推桿,一個傳送帶組成。包裹是一個木塊表示的,它的一面貼有可反射的金屬箔。在模擬過程中,包裹會被識別、翻轉至貼有反射箔的一面向上為止。
它的處理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木塊被放置在送料處,然后木塊被推桿推到旋轉臺上,通過單向光傳裝置就會起作用。通過兩個推桿木塊就會起作用。通過兩個推桿木塊就會被推到傳送帶上。然后朝向就又一次通過反射光傳感器被檢驗,如果還是不對,就再調整一次。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獲得要求的朝向為止。
如果在翻轉過程后,包裹的朝向是要求的朝向,那么它就會通過傳送帶被送到一個特定的出料處,出料處也有一個單向光傳感器監測木塊的位置。

技術參數:
工作電壓 24VDC
傳感器 反射光傳感器 2
單向光傳感器 2
限位開關 10
執行機構 雙向馬達 5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14
數字輸出
10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600×470×240mm
升降臺
該模型模擬了在包裝流水線中間斷工作的升降臺供料系統升降臺模型由一個重力驅動的滾軸式傳送帶,兩個電動履帶傳送帶組成,一個位置固定另一個垂直上下可動。
在模擬過程中,一個貨柜將沿著水平及垂直方向通過三個傳送帶:
首先,集裝箱通過重力傳送帶到可動的履帶傳送帶上,此履帶式傳送帶位于下部終端。只有被傳送物到達預定位置的探測,則是通過電感式近接開關來完成的。
接著,履帶傳送帶上升至上部終端位置,與固定位置傳送帶水平。在這個位置,兩個傳送帶一起轉動,以便貨柜能傳送到固定位置傳送帶上。同樣地,貨柜預定位置的測定也是由電感式接近開關來完成的。
模型中的電動組件都能按相反方向還原以上操作。
技術參數:
工作電壓 24VDC
傳感器 電感式接近開關 2
限位開關 2
執行機構 雙向馬達 3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4
數字輸出 6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460×270×215mm |
|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運送工件的固定式傳送帶。
模型單元由三個傳送帶(帶增量距離測量系統)組成。這些增量測量系統分別通過由傳送帶驅動的凸輪盤來實現的,每轉動一次就有一個開關脈沖。
模擬過程是工件從第一個傳送帶被送到最后一個傳送帶:
在傳送物被放好后,通過按開始鍵使第一個傳送帶開始運動。通過增量距離測量系統就可以知道物體已到傳送帶的終點,緊接著第二個傳送帶接到傳送物并開始運動。傳送物從第二個傳送帶到第三個傳送帶與此類似。在第三個傳送帶上有一個附加的單向光傳感器,可以計算傳送物的數量。
技術參數:
工作電壓 24VDC
傳感器 單向光傳感器 1
限位開關 4
執行機構 單向馬達` 3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5
數字輸出 3
外觀尺寸 (長×寬×高) 400×270×90mm |
|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對工件進行運輸、分類的處理設備。
此模型由一個自帶鏈式傳輸帶的進料口,一條傳輸帶,兩個電子驅動的推桿,三個出料口組成。
在模擬過程中被編號的工件由進料口送出,受識別單元檢測,并由傳送帶送至相應的出料口前,由推桿推入出料口。
在按下開始鍵后,鏈式傳送帶把進料口中最下層的工件送到識別單元( FIFO原則),工件的編碼由二個磁性傳感器來辨識。工件的編碼是由位置不同的磁條來實現,它貼在了包裹的底部。隨后傳送帶把貨物送至相應的出料口前,這可由一
電感式近接開關探知。傳送帶停止,工件就被一個推桿推至出料口,那兒有一個反射式光感器來確定工件位置。
傳送帶繼續運動,把下一個工件以相同的方式從進料口中運出來。
當所有的出料口都被占滿或是單向光傳感器顯示進料口已空時,模擬過程就停止了。
運輸過程將由一個磁性傳感器控制,以保證一次從進料口中只取出一個工件。
此模型可與三軸門模型組合使用。
技術參數:
工作電壓 24VDC
傳感器 反射式光傳感器 2
單向光傳感器 2
電感式接近開關 2
磁性傳感器 3
限位開關 5
執行機構 單向馬達 2
雙向馬達 2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14
數字輸出 6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520×370×270mm |
|
此模型包含了兩個單個的標準模型:傳輸和分類流水線(氣動)和三軸門架。
單個模型的模擬過程見相應的技術說明。
在此模型的模擬過程中,流水線出料口上的工件由三軸門架取走運回進料口再進行傳輸分類處理,如此便組成了一個循環系統。
通常剛開始時,工件位于模型的進料口中,傳輸分類流水線正常工件,漲第一個工件到達出料口后,流水線上方的三軸門架上的機械手由相應的反射式光傳感器啟動,把工件取走后再放回進料口,接著機械手回原位等待下一個處理好的工件。
技術參數:
工作電壓 24VDC
傳感器 反射式光傳感器 4
單向光傳感器 1
電感式接近開關 3
磁性傳感器 9
限位開關 8
增量編碼器 2
執行機構 單向馬達 2
雙向馬達 3
電磁鐵 1
氣缸 3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25
計數器輸入 6
數字輸出 12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800×540×450mm
四層電梯模型
該模型模擬了高層建筑中常用的安全快速的電梯。
模型由一個帶平衡重錘的轎箱,一個坑道和四個層面組成。每個層面都設有一扇電動移門,呼叫按鈕,報警按鈕或樓層選擇按鈕,轎箱從某一樓層到達指定樓層,移門打開稍后關上,執行下一步動作。當你按下某樓層呼叫按鈕后,指示料就會發光,等待轎箱的到來。此時,轎箱通過機械開關的控制,以慢—快—慢方式來到指定樓層。接著移門打開,過一段時間可以通過程序改變。
在移門上裝有一個單向光傳感器,那么在關門的時候若有人進來,門就會馬上打開不會使人夾傷。門關上以后轎箱開始移動到下一指定樓層,重復以上動作。
模型還配有超重檢測器,一旦超重,電梯馬達便不會啟動。
技術參數:
工作電壓 24VDC
傳感器 單向光傳感器 4
限位開關 30
翻轉開關 2
執行機構 雙向馬達 5
繼電器 1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17
數字輸出 36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550×400×1150mm
焊接站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采用各種焊技術的自動化焊接流水線,比如在汽車工業中焊接大型金屬板。
焊接站模型由一個縫焊機,一個點焊機,一個進料處,一個帶三個裝載容器可來回運動的裝置,一個有轉動設備和直線傳送帶的出料處組成。
模擬過程中,先由電磁控制的運輸車把金屬板運入進料處,接著金屬板被運入焊接單元中,隨后金屬板被焊接并運送到出料處等待取走。
一輛運輸車沿 Y方向先將金屬板運到垂直可動的裝載裝置下方,裝載裝置沿—Z方向運動,直到電梯夾碰到金屬板,接通電磁鐵,金屬板被吸住后沿+Z方向運動。穿梭裝載裝置中的裝載容器沿X軸從起始位置+X運動到—X位置,該位置正好在裝載裝置的正下方,裝載裝置沿—Z方向運動,關掉電磁鐵,把金屬板放到升降臺上,升降臺帶著金屬板沿+Z方向運動至縫焊機處。
此滾焊機模擬了一個長焊縫的焊接過程,為此焊頭沿 X方向在工件上方來回移動。當頭上的綠燈亮時,表示焊接電流已經接通。為一步完成后,升降臺沿—Z方向運動并把金屬板放到第二個裝載容器中,同時,第一個裝載容器已經在—X位置把新的金屬板取來,接下來金屬板被帶至點焊機處,其工作方式與以前所述焊接過程相似焊接六個焊點。
在焊接過程中裝配站上的紅色信號燈表示設備已經啟動。在第二個工作步驟之后,金屬板將被穿梭半截裝置運到出料處。一個繞 X軸可動的旋轉臂(其上有電磁鐵的夾子)拿起皮,提升轉動90度并將之掛在直線傳送帶的鉤子上,此傳送帶負責把加工好的金屬板運至出料處取走。
所有金屬板都是以這種方式通過焊接站的
技術參數: |
工作電壓 24VDC |
傳感器 限位開關 19 |
執行機構 雙向馬達 9 |
電磁鐵 4 |
燈 4 |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19 |
數字輸出 26 |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1000×1000×650mm |
三軸門架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搬運機器人,其工作區間為矩形,用于把工件從倉庫中運向加工或分類裝置。
此模型由帶三個可移動的運動軸的門架,一個電磁夾(在 Z方向可動的),一個工件倉庫及一個工件存放區組成。單個的運動單元的最終位置可通過軟件終端開關確認。
在模擬過程中電磁夾子把金屬的工件從倉庫中限出,由機器人帶至存放區并在那存放:
X軸,Y軸上的增量位置測量系統首先在一個參考運動中根據運動單元的實際位置加以校準,此時夾子位于上部的終端位置。
接著夾子在 X,Y方向運動,直至倉庫上方的預定位置。夾子在—Z方向運動,直到電磁鐵碰到工件。
然后,打開電磁鐵,工件就被子吸到夾子上。然后,夾子沿著 +Z方向運動到上部的終端位置,接著沿著X,Y方向在工件存放區上方運動,直至預定位置。在那兒,夾子又沿著-Z方向運動,直到工件被放到存放區上。
電磁鐵被斷開,工件就被放到了存放區上。在工件區上,這可由一個電感式近接開關鑒別。
三個運動方向可由硬件終端開關界定,以避免程序錯誤。相關的錯誤可造成元件走出正確的工作區間。按下它們可以使相應的軸很快地斷開。
模型的電子組成應如此設計,當模型需要從這樣的置重新返回到工作區間工作時,只要一個運動就夠了。
|
技術參數: |
工作電壓 24VDC |
傳感器 電感式接近開關 1 |
限位開關 8 |
增量編碼器 2 |
執行機構 雙向馬達 3 |
電磁鐵 1 |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9 |
計數輸入 6 |
數字輸出 7 |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660×540×450mm |
|
加工流水線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集合了傳送裝置的加工中心,就象許多金屬切割企業中應用的那樣。
模型由一個磨床,三個傳送帶,一個旋轉臺(帶鏈式傳送帶及自動送件裝置)。
在模擬過程中工件首先被放至進料口,然后推桿將其推上傳送帶,并被送到各加工單元,在那兒要進行不同的分步加工,最后通過旋轉臺送至出料口:
當工件放在進料口后,推桿把它推向第一個傳送帶,這個過程將由一個單向光傳感器監測。隨后工件被送到第二個傳送帶上,由第二個傳送帶送到加工機床上。
模擬機加工過程,機床的立架向著工件沿 -Y方向運動,刀具開始旋轉,并沿-Z方向運動對著工件模擬加工。在換刀時,軸套沿+Z方向運動,并通過六角轉頭沿—B方向轉動工120度完成刀具的轉換。接著第三個刀具以類似的方式被裝上并進行加。
在加工結束后,工件被第二個傳送至旋轉臺上,此臺沿 +C方向轉動90度,并通過自帶的鏈式傳送帶把工件送至第三個傳送帶上。
這個傳送帶傳送工件至出料口。在傳輸單元及工作區中工件位置是由電感接近接開關來確定的。
加工流水線模型可與三軸門架這個模型組合,以使工件能被運輸可以循環加工。
|
技術參數: |
工作電壓 24VDC |
傳感器 單向光傳感器 1 |
電感接近開關 4 |
限位開關 10 |
執行機構 單向馬達 2 |
雙向馬達 8 |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15 |
數字輸出 18 |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650×550×270mm |
|
加工單元 ----SIDAC配套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帶循環轉運器的加工中心金屬切割過程。
此模型由一個立式銑床,三個傳送帶,二個旋轉臺(自帶鏈式傳送帶),一個軌運輸車組成。它們組成了一個封閉的運輸加工系統。限位開關控制傳送單元的最終位置。傳送帶上工件的位置由電感式接近開關鑒別。
在模擬過程中,工件被放在循環轉運單元上,沿順時針方向運向立式銑床,在那兒工件被加工并被送至出料口。
未加工工件放在傳送帶上,并被送至有軌運輸車處,小車馬要加工的工件運到下一個傳送帶上。在那兒工件被帶到旋轉臺上,此臺沿 +C方向旋轉90度,并將其送至另一傳送帶上,然后將其送至銑床的工作區內。
銑床立架沿著— Y方向朝工件方向運動,刀具開始轉動并向—Z方向運動,以展示加工過程。結束時,銑床的立架和刀具分別回到起始位置。加工后的工件被傳送至第二個旋轉臺,在那兒,工件又被送至第一個傳送帶上以便被取走。
|
技術參數: |
工作電壓 24VDC |
傳感器 電感式接近開關 6 |
限位開關 10 |
執行機構 單向馬達 6 |
雙向馬達 6 |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11 |
數字輸出 18 |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600×550×330mm |
|
“ MOFA”全自動加工車間
該 模型模擬了一個柔性生產系統和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輔助設備。
模型由兩臺相關的機床,它們是通過傳送帶連起來的,兩套處理單元,工件倉庫,一個 3軸門架等組成。
整個過程模擬利用 3軸門架和傳送帶作為運輸系統,把工件送到各加工機床進行“機加工”,結束后運回倉庫。
首先 3軸門架把待加工工件運到相連的兩臺機床上,工件先被立式磨床加工,隨后被鉆床加工。接著,工件被3軸門架運送到水平磨床的旋轉臺上作進一步的加工。最后工件又被3軸門架運到一臺有三副刀具的機床上進行加工,這臺機床能夠在X方向移動進行不同位置的加工。加工完成后,工件被3軸門架送回去堆貨倉庫。
該模型可以是自動封閉循環工作的。
|
技術參數: |
工作電壓 24VDC |
傳感器 電感式接近開關 4 |
限位開關 26 |
增量編碼器 2 |
執行機構 單向馬達 6 |
雙向馬達 15 |
電磁鐵 1 |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30 |
計數器輸入 6 |
數字輸出 37 |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1000×1000×790mm |
|
充壓機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門架式機械沖壓機,應用于金屬成形工業中。
模型由一個門架式機械沖壓機,進料口及推桿組成。
在模擬過程中首先工件從進料口推出,被放到沖壓機上,在那兒被“加工”,接著被推至出料口。
在工作過程開始之后推桿把一個工件從進料口帶至壓力機上。工件在那兒被定位后,沖壓機就開始工作了。
工件在進料口,加工臺,出料口上的位置都由單向光傳感器確定。
|
技術參數: |
工作電壓 24VDC |
傳感器 單向光傳感器 3 |
限位開關 7 |
執行機構 單向馬達 1 |
雙向馬達 1 |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10 |
數字輸出 3 |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525×270×260mm |
|
裝配流水線(與西門子兼容)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自動化裝配流水線,包括預裝工作臺,成品裝配臺,流水線適用于那些由許多部件裝配而成的產品得連續生產。
裝配流水線模型由一個傳送帶,三個預安裝工作臺,一個安裝成品工作臺,部件識別傳感器,以及光聲信號裝置。
模擬過程分步展現了一個不同的部件最終結合為一個成品的簡化的裝配過程:
通過按鍵,傳送帶開始工作。散件運至工作臺,而電感式接近開關或單向光傳感器則探知了部件是否到達了正確的裝配位置。而安裝步驟則由發光二極管展示出來。
在安裝的最后一步完成后,蜂鳴器會通知部件裝配結束了,成品等待運走。
|
技術參數: |
工作電壓 24VDC |
傳感器 單向光傳感器 1 |
電感式接近開關 3 |
限位開關 4 |
執行機構 單向馬達 1 |
蜂鳴器 1 |
發光二極管 4 |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30 |
數字輸出 37 |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675×390×13mm |
|
立體倉庫
該模型模擬了一個自動高層貨架系統,就象在許多工業企業中應用的那樣。
模型由一個 5 × 10貨架的高層貨架,一個在X方向可動的貨架運輸車,兩個進出貨處組成。在貨架運輸車上裝有一個可沿Z方向上下運動的籠架,在其中包含一個可沿Y方向伸縮的托盤。
在模擬過程中,貨柜在高層貨架倉庫上被存入及取出:
當進貨處有貨柜進入時,通過反射式光傳感器的控制貨架運輸車馬上移過來,可伸縮的托盤將貨柜取走。接著貨架運輸車同時在 X、Z方向上運動沿著一個最優的路徑到達事先設定好的貨架。通過軟件可知一個貨架是否被占用。
為了保證一方面能快速順利地運輸,另一方面能安全的裝卸,貨架的水平位置由限位開關事先定好,它能使貨架運輸車到達預定位置前減速。
取出貨柜其過程正好與存入貨柜過程相反。
為了保證托盤能正確工作,除了在它 Y軸上有機械銷子以外,在X軸方向還有限位開關,這是為了防止誤操作以及程序發生錯誤而引起整個貨架的癱瘓。
立體倉庫模型可與其它模塊或標準模型組合在一起使用。
|
技術參數: |
工作電壓 24VDC |
傳感器 反射式光傳感器 1 |
單向光傳感器 2 |
限位開關 23 |
執行機構 雙向馬達 5 |
繼電器 1 |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26 |
數字輸出 11 |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1290×470×600mm |
|
洗車流水線
洗車流水線模型是對全自動洗滌、烘干汽車設備的模仿,就象很多洗車廠里安裝的那樣。
此模型有一個 X方向可移動的模梁,一個模擬烘干設備,一個水平刷子,兩個車輪清洗刷子。
在模擬過程中小汽車模型“被清洗”及“被烘干”。
開始時,模梁沿— X方向運動,使兩個垂直刷子位于汽車前部。刷子旋轉并相向而動(Y方向)。在兩個垂直子遇到一起以后(通過一個磁感應開關得知),兩個刷子再一起移動至一定位置,這一位置通過限位開關得以控制。汽車前部清洗完成。橫梁接著向X方向運動,同時水平向的刷子向—B方向旋轉,而垂直的刷子繼續旋轉來清洗汽車兩側。橫梁通過兩個單向光傳感器得知汽車的形狀以便使水平刷緊貼汽車表面清洗。當兩個車輪清洗刷子到達車子的前、后輪位置時,橫梁會停下,刷子開始旋轉并向前運動直到車輪以便清除前后輪的污垢,隨后刷子退回起始位置停止旋轉,車輪清洗完成,車輪清洗刷的定位也通過磁感應開關控制。橫梁繼續運動直到垂直刷子位于汽車后部才停止,這時垂直刷子重復汽車前部清洗動作完成汽車后部的清洗,同時水平刷子反轉向+B方向轉動,對后窗及后備箱加以清洗。清洗完成后,所有的刷子都停止轉動,垂直刷子向外回到起始位置而水平刷子則沿+Z方向向上移動到起始位置。最后,烘干設備開始工作,通過兩個單向光傳感器控制,烘干設備按車子的形狀來模擬烘干過程,整個過程完成。水平刷子及烘干機的上、下端位置通過磁感應開關來獲知。
|
技術參數: |
工作電壓 24VDC |
傳感器 單向光傳感器 1 |
磁感應開關 2 |
限位開關 12 |
執行機構 單向馬達 4 |
雙向馬達 8 |
控制部分 數字輸入 25 |
數字輸出 20 |
外觀尺寸 (長 ×寬×高) 1200×500×600mm |
|
|